阅读历史 |

第422章(1 / 2)

加入书签

他一扯马缰,率先掉头,疾奔而出,整个大队伍潮水般往西边的易阳道疾奔而去。

……

裴玄素的目的地是杜阳往西二百余里的新邑。

新邑位于西南二道的腹地,大约在靖陵往西的五大关隘和三大卫所的中心位置。

毗邻巢山关,往南七十里就是浔南州卫。

这是一个很合适作为抚慰使行辕、处理“军人尸骸案”线索的中心点位置。

裴玄素目前手上有两个最重要的线索信息,一个是并未上禀神熙女帝的——卢凯之一投了他之后,就告知了裴玄素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当年他大儿子之死,确实是因为无意间看到了一些不应该被其看见的事情。

卢凯之的长子卢璋宜,当年二十,祖母去世,自外地回乡奔丧,途径距杜阳二百里左右的锦水侧的篷县西郊,看见一群人在追杀两名军人。

两名军人也不知在役还是刚退役,穿西南道五大关隘或的三卫所这边的军官服饰。还有七八个随从,但都被人杀干净了,最后好像只跑了那两名军人。

——也不知跑没跑成功,反正当时看时候,是被掩护突围了。

之所以卢璋宜印象这么深刻,是因为他遥遥俯瞰,现场非常血腥,追杀军人一行的便衣人身手非常高,竟然连他族中身手最高的暗卫都差了几筹。

但显然他们似乎想要活口,让那两个军人幸运冲进一家院子,竟是石灰坊,其中一个个子小些的军人利用一排排的石灰簸箕猛地一推,漫天白色石灰粉,后面追杀的人一下子睁不开眼睛,两人才险险翻出了院子。

为什么卢凯之会怀疑这件事和明太子相关呢?

因为他长子回来没多久,就意外死亡了。

卢凯之久查,他思来想去,猜疑这件事,然而他刚刚命心腹开始查这件事没多久。

他也出事了。

卢凯之门阀三魁首之一的杜阳卢氏家主,可不是酒囊饭袋,他几乎百分百肯定,这件事情必然和明太子那边相关。

除了卢凯之提供的信息之外。

那些军人尸骸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信息。

裴玄素几乎一发现这些是军人尸骸之后,他立刻就锁定了西南两道的他先前划下的这个圈子内的五大关隘和卫所,要不就是西疆的边军。

前者可能性比后者大多了,因为距离近!

杜阳必然是明太子从前一个中心枢纽式据点。

西控红圈,北接宾州行宫,位于两者的中心点。

裴玄素舆图一打开,立即就勾了个新邑,设作下一步行辕,先头部队昨晚就连夜驾车先出发了。

新邑是五大关隘和三卫所的中心点,连杜阳在内的六大门阀星罗棋布在四周,是一个最适合接下来处理这件事的临时行辕地点。

昨晚接到明太子再谒东陵的密报,最了解你的往往是你的敌人,裴玄素一刹那就敏感揣度,明太子想要出来了。

明太子要亲自出手。

时间一下子变得异常紧迫。

裴玄素必须要以最快的速度通过这两条线索打通任意一个点,他绝不能让明太子迅速把事情都处理完毕。

大半个白日都在冒雨快步疾行。

沓沓的马蹄踏溅无数泥泞水点。

雨没停过。

裴玄素感觉他和沈星的这份情就像风口浪尖的一朵花,如今确实没有错,蓑衣斗笠到底有限,她紧紧抓着缰绳,长靴长裤和玉龙补服湿透下摆。

瓢泼大雨还在哗哗地下。

他自己无所谓的,却一贯极在意她。

但也没法子。

他还得下令提速前行。

裴玄素再次扫过沈星被雨水浇透的下身衣服,收回视线,他下颚绷紧,扫了一圈身后,沉声:“快!申时之前,必须赶到新邑!”

……

一路全速急赶。

终于抵达了位于绣水以南的新邑,抬头就能望见巢山关关,往南八十里就是西南三大卫所之一的浔南卫,往北六十里则是六门阀之一的东安华氏。

往西背东,非常适合临时驻为行辕的地点。

吴柏寇承嗣他们已经到了。

三省的旨他们已经接到了,同来的还有神熙女帝的密旨,出来的其余五大使团的太初宫核心成员,都已经大致知道怎么一回事了。

裴玄素除了下令立即去往新邑之外,同时给还其余五大使团的领头高官传了令,让其以最快速度赶至新邑汇合。

现在六个抚慰使团已经归一,裴玄素是主使。

主使钧令,大家也心知肚明是什么事,一接令心领神会,立即点了人急赶而至。

他们距离比杜阳都近些,裴玄素率人抵达的时候,他们都已先后赶至了。

一路的大雨,裴玄素一行千余人抵达已将届申时,翻身下马,迅步而入,登上台阶步入设做行辕的新邑官衙正厅,人人浑身湿透,映照瓢泼阴雨,裴玄素苍蓝蟒袍湮湿大片呈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