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4章(1 / 2)

加入书签

裴贺终究还是鼓起了勇气,开口道:“贺有一事欺瞒殿下许久,今日特地前来谢罪。”

谢宜瑶漫不经心地抿了口茶,随后说道:“哪有那么严重,用得上说是罪呢?”

“殿下还是先听我一言吧。”

“你且说吧。”

裴贺深吸了一口气。

“咸宁元年,袭击殿下的那位北燕刺客裴如之,正是家父。”

忠孝仁义(七) 今天的这一步,她既然……

顷刻间, 万籁俱寂。

裴贺不敢看谢宜瑶的眼睛,良久,他才听到一声:

“哦?”

是谢宜瑶在习惯性地反问。

“殿下……好像并不是很吃惊。”

裴贺小心翼翼地抬眸, 怯怯地瞧了眼谢宜瑶的表情, 不是他预想中的震惊或愤怒, 反倒是平淡无波,好似方才他说的是什么日常琐事。

“公主可是没听清贺说了什么?”

谢宜瑶笑道:“怎么,你觉得我的反应很奇怪么?你本来以为我会如何?”

“贺本以为公主应该会愤怒,毕竟我欺瞒了殿下。”

“我既然没问你,又算什么欺瞒。”

谢宜瑶仍然一幅毫不在乎的样子, 其实听到裴贺说出的话的时候她确实有些吃惊, 没想到裴贺会这么简单地就说出来,不带一点修饰。

“裴姓虽不少见,但接二连三地出现在我身边, 我当然会有所警觉。本公主的手还伸不到北燕那边,但要查一查裴如之当年留下的口供, 还是很方便的。”

谢宜瑶并不在裴贺面前避免直接提到他父亲的名讳。

“家父当年……提到了我?”

提到死去的父亲,裴贺并无过多的悲伤情绪。

他和裴如之之间其实并无太多父子情谊, 他记忆里大多时间都是在和母亲相依为命的, “父亲”对他而言,是一个陌生的形象。

但他还是很想知道, 身处异国他乡的父亲, 临死前有没有记着他?

谢宜瑶看裴贺这个样子, 心下也有了计较, 她缓缓道:“我之前也并不知情。他没有主动提及自己有个儿子,是皇帝手下人审讯的时候问出来的,记在册子里了。他们那些专门审问犯人的, 心细得很,又有手段,什么人走一遭都兜不住话。裴如之在北燕不过是个罪臣,燕王派他来就没想着要他活着回去——就像后来对待你和另外四个人一样。但裴如之却忠心耿耿给他卖命,他们认为背后总有理由……后来他说他是为了你。”

“为了我?”

“他在北燕涉嫌谋逆,你作为他的儿子,燕王想要找个理由把你解决掉多么容易。你看,后来事情也正是如此发展的。”

“……”

裴如之最后的祈愿,希望裴贺可以在北燕拥有美好前程的祈愿,终究是没人知道,也没能实现。

“那么,”谢宜瑶摊了摊手,“你主动来和我说这些,又是在想什么呢?总不至于是想让我把你丢出公主第吧。”

她不喜欢拐弯抹角,裴贺有什么诉求,最好是能直接说出来。如果不想给她做事,那就直接一拍两散。若是想要投诚,也不能羞于开口,何必拘于所谓的礼数,扭扭捏捏的。

裴贺觉得谢宜瑶总能猜到他心里在想什么。

不过,若能够被一眼看透也很好,这意味着他在她面前不需要伪装。

裴贺屏息凝神,说出来接下来的这些话,似乎比刚才说出裴如之是自己的父亲还要难。

“贺愿归附于公主殿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你终于想通了?这很好。”

谢宜瑶仍然是那幅古井无波的样子。

裴贺有些难以置信,他本以为谢宜瑶肯定会说些别的什么,或者干脆嘲笑他一番。

“殿下不介意吗?”

“介意什么?”谢宜瑶满不在乎地笑了笑,“你是裴如之的儿子,所以我就要该把你处死,永绝后患?你如果是这个意思,我会考虑考虑的。”

这话并非完全是开玩笑,她是真的有想过。

她没有选择这条路,裴贺应该感到幸运。

“我既然主动和殿下开诚布公,就不会做那种事。”

“你真想得开,人人都说杀父之仇,不共戴天。这放到别人身上倒是血海深仇了,宁肯舍身也要取义,你倒会委曲求全。”

“我没有那么高尚。人生在世,活命才是头等大事。”

去年在襄阳的经历,让裴贺意识到了他是如此的惜命。

“……更何况,父慈子孝,父慈才有子孝,我和家父之间,实在算不上情深义重。”

再深一步的话,裴贺没有继续说,那是他现在还不敢揭开的伤口。

有些君主在事成之后会除掉从敌方反叛来的人,因为觉得不仁不义、不忠不信,不可重用。

裴贺今天向谢宜瑶说出这些大逆不道的话——“不孝”可是够处死的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